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KECES HA-171前級耳擴改造記

這台用了幾年的耳擴前級,最近心血來潮又想將它拿來開刀,為什麼之前不動手?其實這台剛買來時我只有對那個Alps碳膜音量用可變電阻有意見,剛買來時就拆除換上丹麥製的多顆晶片電阻多段切換器,好處當然各位音響達人專家都知道的,壽命長,不會變質,就跟用固定電阻分壓是一樣的原理,一般DIYer會到發燒材料行購買類似約一百多顆Dale那種精密發燒電阻慢慢焊在Switch上,精密度不夠會發生左右聲道稍微偏移的情形,但是聲音卻是目前最超卓,通透音像凝聚力好,解像度高,這些都是傳統的可變電阻做不到的,不管是你買多好的VR都比不上這種方案,這也是百萬前級名機喜歡採用的原因,這次我採用的這種音量電阻其精密度又更上一層樓,DIY恐怕不容易控制品質,因此只有成品可買,但是售價非常貴.
這台前級放大只有改這個元件就已經可以立刻大翻身解除封印,高級前級的優點通通都跑出來了,這也是能讓我聽這麼久的原因.
這台前級裡面還有三顆OPA運算放大器可以替換,手頭上也收集了不少Audio OPA,便宜的百元左右一顆,貴的要3000元之譜,經過幾年不斷的視聽調整機器,最近終於定下最後的方案,可能網路上已經也有人發表過類似的文章,但是我試過三年的結論恐怕更有公信力,我認為最好的組合非常殘忍,全部的OPA使用鐵殼金封的OPA 637SM最超卓,其他的OPA雖然也不錯,但是缺乏全面性的大躍進,總有某部分好某部分又不優的缺點,要玩家聽不同的音樂拔來拔去換OPA其實也很累,因此我鐵了心乾脆一次到頂,將裡面的Buffer Driver OPA及input OPA全部獨沽一味全部用OPA 637SM,我知道有人不認同,我也認為當你的器材真的沒有調到水準以上,系統原來就不好聽有問題(未必你知道),我可以跟你講用這種神物級的OPA不適合你,還會將缺點顯示得更嚴重,這也是有人提出的使用天價級的OPA 637 SM未必比幾百塊的OPA好的原因,當然有人是買到假的637SM也有可能,另外我告訴各位將鐵殼金封的OPA插在IC 座,低價的轉換板轉接板,真的是暴殄天物,建議你既然都買了這麼高檔的637SM就不要吝嗇到美國購買更好的BrownDOG OPA
轉接焊板,是貴了一點,但是可以將你的OPA發揮得更好,另外不要捨不得將鍍金接腳剪短弄得長長的腳這樣特性就又差了.
好了最終版的KECES HA171弄好之後,聲音如何?不用盲測,不用認真聽,真的差很多.跟我朋友的Jadxx真空管的品味差不多了,當然我自己認為更好,聲底飽滿柔順結實順耳類比味濃,人聲神韻真的無敵,也不用像真空管要熱機很久才會有好聲.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發燒音響用電源線DIY

要讓高級音響發出好聲除了搭配調整,使用夠音響規格的訊號線外,電源線也是重要的一環,市面上電腦用的電源線用在音響器材上會折損元氣,只要剛入門的新手大概不難理解,我相信大家也試過很多次,花了許多金錢時間驗證。音響線材一條動不動幾十萬到數千元都有,不足為奇,製線廠商良窳不齊,花大錢被騙的玩家也大有人在,本人在年輕時也是玩線一族,隨著年紀增長,一般的線已經滿足不了我,大學也是因為從小對音響的狂熱而投入電子的行列,既然懂一點電,也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發現有不少的線作錯或不適用的大有人在,於是開啟了我的音響線材DIY之旅,這次我是針對Teac UD-501 DAC器材重新DIY它的電源線,讓它發出更好的聲音,成本不到一千元,但卻發出我想要的品質。
PS:1.想要DIY電源線的玩家請先用三用電表將家裡110V及220V的火線、中性線、地線三端的極性測量是否正確施工,從總電源到每個電源插座都要量。2.單相三線,單相兩線+地線是不同的。3.電源線那三端子,次序不可以弄錯。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用4部谷津XP200功率後級馴服ATC-SCM100喇叭

今日到朋友家將4組谷津後級功率放大組成Quad-mono-blocks成功完美地將地表列入最難驅動的喇叭之一的ATC-SCM100推得服服貼貼地,聽得超感動的,只可惜太燒錢了要4部後級功率放大,一部,二部試過再怎麼推都有死角,用了四部功放才將ATC-SCM100這頭飢餓的大食喇叭餵飽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直攻Super Audio CD核心-DSD訊號源

SACD問市一段不算久的時間,唱片行也有出版很多Hybrid CD,裡面包括一層傳統的Audio CD 44.1KHz/16Bit編碼以及採用Super Audio CD (SACD) 1bit 88.2KHz/176.4KHz 64DSD為傳統的64倍的採樣率.....詳細的規格自己去"維基"一下,市面上有不少的轉盤可以可以將SACD更豐富的資訊解碼讓DAC可以將更高保真的音樂播放出來,但是內行的玩家發現這種方式依舊還是沒有發揮到極限,只是將DSD....轉成高碼率的PCM,再透過DAC輸出,音質勝過傳統的Audio CD.要將SACD中原生的DSD還原出來,直接用DSD DAC,一直到最近才有轉機,但是玩的人還是太少.
最近手癢心也癢找到一個還不錯的方案,徹底實現DSD音樂播放,看上ASUS VIVO VC60迷你準系統(採用Intel I3處理器),另外將裡面的硬碟改用美光120GB的SSD硬碟,組成一台專門欣賞音樂與看藍光高清的多媒體中心,配上Teac UD-501 DSD DAC,花了不少時間調整才大功告成,由於訊號源必須使用A公B公的USB線,原先用電腦設備贈送的USB線,換了幾條搞了幾天後越聽越不對味,我想學理工的人打死也不相信這條USB線對於數位音樂資料傳送影響至鉅,不就是0與1有甚麼差的?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讓我多花了一段時間,我相信全世界的專業玩家都相信數位光纖與同軸線對於DAC的音質有絕對的影響,上網Google一下也有人認同USB線用在DAC上也會發生不小的影響,就上PChome訂購了一條已經發表一段時間的ASEN USB線0.5公尺,在半信半疑下實驗,剛換上去已經可以感覺有好一些,原先的USB線比光纖或同軸差了一條街,尤其是在高碼率訊號源輸越多,那種溫暖滑順入耳的感覺消失了,類比耐聽的活生感沒了,這點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在RUN了約三天之後ASEN USB線竟然發出能比我的光纖與數位同軸更溫暖滑順的聲音,朋友打趣的問我是否施了甚麼魔法!趕緊再度挑戰DSD解碼,聽得讓我超感動的,每天下班就會趕緊開機享受純DSD解碼的音樂,這是我聽了40年音響以來最令我滿意的音質,超感動的!對音樂 非常執著的音響玩家一定要聽聽完全DSD原生解碼的音樂,你會不虛此行.
用Foobar2000播放DSD音樂檔
用Foobar2000播放DSD音樂檔

ASUS VIVO VC60迷你準系統主機
ASUS VIVO VC60迷你準系統主機
ASUS VIVO VC60主機後面的訊號線
ASUS VIVO VC60主機後面的訊號線
解出DSD原生訊號
解出DSD原生訊號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分享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s


我相信這首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s,大部分的樂迷一定家裡會擺著好幾個版本,幾乎每一位小提琴名家一定會用這首曲子當作試金石,海飛斯的經典就不提了,大家之所以會買各種版本的演譯,無非就是好奇加上對藝術家的捧場,這個版本聽起來是我聽過拉得最柔的版本,輕聲細語的,就算在深夜中聽這種Concertos也不會吵到人,可以讓你安心地聆聽,相對地另一位韓籍的天才小提琴家鄭京和則是拉得虎虎生風,聽完我敢說大部分的樂迷一定會站起來拍手叫好,鄭京和的演奏當然幅度是驚人的加上肢體的語言使得聽眾的目光會集中在他的獨奏上,後面的樂團幾乎被她的光芒蓋過,而Viktoria Mullova的演奏則是走柔美內斂,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霸氣,將自己的獨奏與樂團結合得很好,反倒是有點偏向Symphony Harmonic的方式,這也造就了這張片子有趣的地方,環肥燕瘦各有所好,推薦給樂迷.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復刻版CD_往事只能回味


  • 會玩復刻版CD的樂迷絕大多數是老樂迷或者是少數的音響玩家,復刻版唱片的年齡也一定不年輕,加上時空背景的因素,科技的因素等等...考慮真正有資格出復刻版條件的唱片絕不多,我認為最能吸引人的年代約為1959~1979這段時間的錄音,不管是古典音樂或是流行音樂皆然,在那段黑膠片的年代真的能享受Hi-end等級的樂人並不多見,能夠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原音母帶了,在CD數位化之後很多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就將母帶重新轉錄CD,最有名的大概就是RCA Living Stereo系列,可惜在數位唱片前期因為ADC與DAC的技術均不成熟,轉出來的CD很多都是慘不忍睹.
  • 一直到近幾年音樂類比轉數位的技術已趨成熟,經過不斷地改版升級,現在的復刻版也已經可以達到令人感動的品質,其中令我矚目的大概就是用dCS 954 ADC處理系統將母帶重新打造的唱片,不管你前面已經投資失敗過幾種不同的復刻版,這個系列的作品絕對值得你再去選購,雖然我沒有聽過母帶,但是音質已經可以讓你拍案叫絕,一聽再聽,跟之前的版本頂多只能嘗鮮,聽一下就收起來不會再聽第二次是不同的感受.
  • 這張唱片最少有40幾年以上的歷史,筆者當初還只是小學生而已.希望唱片公司在發售復刻版時能像國外的CD一樣能標上母帶錄音時的日期.

真正的優良古早味的錄音.

這是仿古封面,那時候新台幣四十元可是很貴的.

其他系列的作品有些已經買不到了.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談後級功率擴大機Bi-amp的玩法心得


  • 音響玩家 玩到一 個程度一定會從綜合擴大機,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前級擴大機+MONO-MONO,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Bridge)+後級擴大機(Bridge),再加上Bi-wire,Bi-amp......等等組合越搞越複雜,當然這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產生出不同的效果,這也是玩家樂此不疲的原因,當然在下也不能失去玩這些排列組合的樂趣,但是很多音響迷卻因此花上太多的時間在器材而忽略了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但是音響迷也有他們的堅持,若是沒有夠水準的設備又能如何領悟到音樂的真髓,這也是音樂派與音響派樂迷長期無解的矛盾,就跟華山派的武功一樣,到底是劍法重要還是內功心法重要?
  • 話說自從幾十前買了一對英國B&W 801 S3的喇叭之後就醉心於如何馴服這對頗難駕馭的怪獸,相信很多人對他又愛又恨,兩年前換了老後級擴大機之後,經過一番考量買了谷津的數位流XP200的後級,規格是60W+60W兩聲道,回家試著推801S3,果然力猶未迨,音量稍微開大一點,整個就像被吸星大法抽光所有的內力,二話不說,看看說明書,XP200有一個橋接的功能,可以將原本60W+60W Stereo,變成 190W MONO,也就是你要一口氣買兩台XP 200後級才能變成 190W+190W Stereo,升級到此就趕快來試試威力如何?果然這種組合可以將那對喇叭推得虎虎生風,剛猛無比,頗有力拔山河之勢,在大音量下也聽得很過癮,聽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覺得音響的張力似乎有點讓人緊繃,無法令人完全放鬆聆聽音樂,這種感覺就好像小提琴家練了伏地挺身之後所拉出來的聲音,比例不太對的感覺.
  • 再次實驗,將後級的喇叭線改裝成Bi-wire,又要多花一倍線材的成本,總共要四對喇叭線,同時你的喇叭必須本身要有Bi-wire設計才行,將功率分別送到中高音端及另一組訊號送到低音端,這次聲音有不少的提升,音場深度層次分離度更好,比例也對了,張力也不會緊繃令你的神經受不了,絕大部分的CD都可以表現得很好,雖然谷津這套後級聲音本人認為很美,但是在少數的CD表現上還是會有晶體機的味道,跟我在朋友家聽的Jadis JA200+Jadis JA200兩部後級還是有一點差別,少了一股類比的暖味,畢竟這種後級價位不是一般人能夠消受得起的,這也是我偶而會到那位朋友家取經的原因,用盡各種調音手段就是想要弄出那種耐聽令人感動的聲音.
  • 就在不斷的調整下,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可否用Bi-amp的接法來達到一步登天的地步,其實之前有想要做做看,但是在自己故步自封的刻板印象下,認為這種接法除了還要增加一倍前後級訊號線材外,喇叭線又要將Bi-wire改回接在STEREO模式下,一台60W+60W推左右聲道的中高音,另一台60W+60W後級推左右聲道低音喇叭,功率從190W一口氣降到120W(不到),這樣推這對喇叭會好嗎?如此又要大動工程將訊號線喇叭線又要做一套,又花了不少時間,有人說花個錢買就好了,說實在的,訊號線我只敢相信自己做的,買的線不管貴賤小弟實在不敢恭維,可能那些天價線我沒試過不敢講,我只能跟你講只要你懂基本知識的一拆開就會讓你不敢相信都是粗製濫造的品質,有空再跟大家分享一些製線DIY的心得.
  • Bi-amp系統完成後馬上開機試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不就是我追求已久的聲音,暖味的類比聲,聽任何音樂都能讓我身心舒暢放鬆,一些多年來的故疾一掃而空,真不敢相信這種後級竟然能將很難伺候的B&W 801S3發揮到這種境地,真是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只花費兩台價位不高的XP 200後級就可以達到這種境界真是太神奇也太划算了,推薦給大家玩玩看,一定要試.
Bi-amp補充:

  1. 你的喇叭必須要有Bi-wire或者Tri-wire的設計才能玩.
  2. 你要有一對 one male to two male RCA 訊號線(六顆端子+四組訊號線).
  3. 訊號線建議要用兩芯+隔離網製成單方向訊號線效果更好.
  4. 總共要四對喇叭線.
  5. 一部前級放大機加兩部最好同廠牌同規格的後級功率擴大機.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絕對CD 曠世巨星 余天


  • 喜愛台灣早期流行音樂的朋友一定要來試試這片錄音非常棒的CD,看唱片醒目的標題字-絕版天碟,重新製版,又是流行音樂的大哥大余天的片子,勾起我的好奇心,這個錄音應該是40年前左右的老錄音,當初礙於音響科技不發達,一般的卡帶黑膠唱片LP在普通的設備播出來當然音質不佳,我必須承認CD數位錄音及後製處理在長達約30年的改進,聲音品質已經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很多當年的老歌星老錄音,將母帶重新打造出來的品質已經可以讓專業玩家聽到令人感動的自然現場音效,市面上最近出了非常多的不同品牌的復刻版,雖然也有重製失敗的例子,但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呈現正面優質,理論上這些片子應該可以吸引30~50年級生瘋狂的購買才對,但是很可惜的是,CD唱片行數量寥寥無幾,甚麼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 這片CD的錄音當然非常地棒,余天早期的唱法或許在現在專業樂評眼中或許有不同的意見,我們這些素人哪管它那麼多,聽就對了,能重現當初的情境,而且音質錄音卓越,我敢講就算是余大哥本人聽到也會滿意,令人莞爾,就像早期的電影明星奧黛麗赫本的電影(第凡內的早餐),用現代的最新藍光高畫質重現數十年前的經典電影令人感動是一樣的.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陳芬蘭的最佳台語CD_第二部


延續上次的探討,今日購入相同母帶製作的陳芬蘭-楊三郎台灣民謠交響樂團,交由日本專業音響名廠JVC,用最新的K2 Laser Cutting來重新打造的CD,同時邀請兩位音響界的朋友到家中,第一時間一起拆封,滿懷期待心裡預期這張用全新日本高科技的數碼機器,由日本名廠JVC的錄音大師調校的東西一定不差,試聽之前加上心理因素影響,所有的人一面倒認為這張事隔多年重新再練的音樂CD應該可以輕鬆打敗在1992年由台灣本土製作,吉馬唱片發行的本土老CD,若是能超越一點點那將是不可思議的里程碑,奇蹟發生了,一開機不到10秒鐘,所有的玩家一面倒認為1992年的老CD,將日本JVC K2再製版CD打的遍體麟傷,可以用秒殺來形容,可見差異性真的太大了,別懷疑這兩片CD,都是完全相同的母帶所製作出來的,經過不同的程序竟然能出現這麼大的差異,可見的台灣還是有非常優秀的CD後製水準,台灣版的聽來依舊令人感動LIVE感十足,JVC日版的數碼味太多,將歌者及演奏團的藝術氣息降低非常多,聽完你不會有餘音繞樑的回味,假如台版的100分好了,日版的約只有75分的感覺.

PS:後來本人得知,吉馬唱片公司已經倒閉了,老總轉換跑道賣蚵仔麵線了,真是令人不勝唏噓!家中有吉馬公司製作的台語CD的朋友要好好珍惜了!

ASUS Xonar Enssence One 神獸修改記



陳芬蘭的最佳台語CD

這張台語CD,錄音跟演唱在現代高科技的DAC轉類比之後終於讓我聽到滿意的聲音,將陳芬蘭比喻為台灣的美空雲雀一點也不遑多讓,演唱者沒有用花腔修飾,直接唱出感情,後面的交響樂團演奏的水準很高,在有品味的錄音師的用心調配下完成這個偉大的作品,愛聽好東西的音響迷更應該買一張聽聽,可惜這片大概買不到了,只能買日本JVC再製版,等我買到手,聽完再跟大家分享一下!